汽车空滤怎么选?4款主流空气滤芯横评_体育直播吧新闻_体育直播吧_在线cctv5直播
源头厂家直供,专注于水处理行业过滤器生产国家专利技术 以用户至上为服务理念
全国咨询热线:135-7083-9962
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直播吧新闻

汽车空滤怎么选?4款主流空气滤芯横评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8-05 13:06:34 作者: 体育直播吧新闻

  汽车发动机的运转与进气量密不可分,作为电喷发动机的重要喷油指标,进气量几乎与汽车动力划上了等号。同等情况下,燃烧室内吸入的空气越多,意味着燃料燃烧也就越充分,由此产生马力和做功也就越大。

  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灰尘和杂质,所以发动机需要在进气道的入口处设置一个滤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气滤芯(简称空滤)。略懂汽车的朋友对空滤都不陌生,但你是否知道空滤的差异也会对车辆产生一定的影响呢?道理很简单,对于汽车而言,空滤就等于我们佩戴的口罩,材质太薄,灰尘过滤得不够彻底;而材质太厚,又会影响正常呼吸。综合看来,一款好的空滤,既要保证良好的过滤性,又要兼顾足够的进气量。

  不过我认为,过滤性和进气量本来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毕竟空滤的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密度才能挡住灰尘,而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空气的流量和流速会受到损失。

  此次入选评测名单的空滤品牌有:上汽通用原厂供应商品牌、豹王、曼牌和K&N。

  不仅仅是因为价廉的缘故,更重要的是豹王滤清器的品质要强于很多国内滤清器品牌,很多滤清器的材料均为进口。当然,随着近年品牌力的提升,豹王滤清器的价格也提升了不少。

  自2018年起,源自美国的K&N郑重进入中国。2019年3月,K&N宣布启动中国战略布局。进入中国后,K&N延续了高流量、免更换的产品特性,进一步淡化了改装属性,扩大了适配车型范围,市场上大部分主流家用车都能安装K&N滤芯,确保逐步提升发动机马力,满足个性化和高性能的驾驶需求。

  这个环节中,我们会分别对几款空滤的进气量、过滤性来测试,其间会用到专用的解码器读取发动机进气数据,还会用到一些简易的工具直观地观察进气量变化。

  当然,即使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静态观察也可大致看出些产品间的差异。

  空滤主要由滤材、密封圈构成,虽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但做工的差异却不完全一样。其中有几项可以彰显产品做工的细节,比如滤纸厚度、密封圈PU发泡的整齐度、厚度误差,以及密封圈材质的软硬度,这些工艺的差异都会直接影响空滤后期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从数据来看,K&N空滤的滤网单元最厚,这还在于K&N空滤采用了棉质滤材+过滤油的滤尘方式,滤材由金属铝网固定,故而厚度值最大;干式滤芯的容尘量受滤材的折高和折数影响,三款干式空滤中,滤材厚度以曼牌最佳,豹王居中,原厂最后。

  密封胶的整齐度体现了品牌制造的工艺,PU发泡工艺直接影响滤材固定是否牢固,密封圈上的气泡如果位于安装接触面,还会造成漏气的不良后果。而发泡工艺越规整,越能体现厂商的模具精度之高,同时因密封圈误差造成的漏气概率也越低。基于这几点,这一环节中,K&N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虽然密封圈的厚度和硬度差异不能直接作为评价空滤优劣的标准,但从多个测量点和平均值的误差对比也能反映出一个品牌的制造水平。原厂空滤的的误差值在0.18~0.27mm之间、曼牌误差为0.56~0.85mm、豹王为0.36~0.49mm、K&N为0.04~0.05mm。

  同个空滤不同边的密封圈硬度也存在一定误差,原厂空滤的平均值和每条边的硬度误差为1~2HA、曼牌为2~3HA、豹王为3~4.7HA,而K&N则又是误差最小的,误差区间为0.7~1.2HA。

  值得一提的是,K&N采用的棉质滤材质地轻薄,较大的表面孔隙可以有效增大进气量,而过滤油又刚好弥补了大孔隙在过滤性方面的缺陷,达到高流量和强过滤的双重效果,这也是湿式滤芯性能优于干式滤芯的根本原因。

  至此,几款空滤的外观差别就比较清晰了。无论滤材厚度还是注胶工艺,亦或是各项误差,K&N空滤的表现都是最好的;其它三款空滤中,曼牌以其较高的滤纸厚度和注胶工艺位列第二,但在误差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相比之下,原厂空滤在误差控制方面有较强的优势,但滤纸的厚度较薄,这可能会引起较差的过滤性能。比较遗憾的是,豹王空滤在这一环节的表现并不理想,各项排名均徘徊在倒数第一个倒数第二的位置。

  充足的进气量是发动机维持正常工作的主要的因素,空气在进入发动机后会和燃油形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气,构成混合气的空气和燃料质量之比成为空燃比(空气质量和燃油质量之比)。

  理想状态下,汽油机的空燃比为14.7:1,也就是说14.7份空气需要和1份燃油配比,如果进气量无法达到额定值,即可称为进气不足,导致燃油量过多,也就是常说的混合气过浓。混合气过浓时,燃油燃烧不完全,会生成过量CO和HC,除了造成排放超标外,燃油量也会骤升。

  虽然电喷发动机会通过一系列闭环控制(有各类传感器参与信息反馈的控制方式)来调节喷油量,使空燃比尽量维持在14.7:1的最佳状态,但前提是空滤的进气性能必须充足给力。如果滤材密度过大,虽然在使用前期会有较大的进气量,但灰尘也非常容易进入发动机;而后期空滤也非常容易被脏物堵塞,造成进气量低,随之导致发动机的喷油量降低,造成功率不足。

  经历过以上的小插曲后能得出一个结论——空滤的密封圈误差会为安装带来一些障碍。虽然误差仅在1mm之内,但安装的平顺度直接关乎空滤品牌带给人的好感。

  虽然最强和最弱进风强度间的差值也不超过1bft,但转化到发动机的具体数据上,差别就很明显了。我们在测量气流强度的同时,还通过解码器读取了发动机在安装不同空滤时的怠速数据。

  相比风速仪的试验方法,对比发动机数据流的方法能更全面地体现出不同空滤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四个对比项目中的“负荷”概念需要非常说明:这里的负荷值指的并非发动机运行所克服的阻力。简言之,负荷值是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数量,你可以看作,负荷越大=进气量越多。

  综合看来,自制仪器测试的结果与发动机电脑数据的一致性比较高,最终四款空滤的进气量高低排名依次为K&N-曼牌-豹王-原厂空滤。

  虽然曼牌空滤在数据方面紧追K&N,但介于干式滤芯的特性,进气极限值只能将将和K&N的最低数值持平;而在这个环节中,豹王和原厂空滤明显拉开了距离,特别是对比发动机数据后,豹王的优势依旧很喜人的。

  进气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会充足表现在加速时间上,当节气门开启到同样角度时,进气量的多少会受到空滤阻力的影响。

  单纯从加速成绩来看,K&N远超其它空滤是在意料之中的,然而原厂空滤的加速时间和K&N持平却完全在意料之外。

  而之前我也在重复另一个假设,就是采用过滤油的K&N空滤会有更强的过滤性能,这些假设需要用过滤性实验进行证实。由于过滤实验对空滤会对干式滤芯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所以过滤性实验需要放在最后一个环节。在此之前,我要先对一个传言进行验证。

  在购买前K&N空滤前,我做了详细的调查,发现网上针对使用K&N空滤后是否能节油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双方的论点也都有据可依。

  之所以选用曼牌空滤对标K&N,是因为它在之前测试中的表现仅次于K&N。两次测试都建立在车辆、距离相同,路况相似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变量,如此一来,不同空滤产生的油耗差异便可一目了然。

  测试时的四环路内环有较长的拥堵路段,频繁走停会使综合油耗产生不小的偏差,对于油耗测试来说这样的路况显然有些极端。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以缓行路况为主的外环来测试,这样的路况也更符合真实的用车场景。

  在出发前我们先将油箱加满,注意这里所说的加满并非以加油机跳枪为准,而是将汽油加到加油口,这样做也是为了精确标定出发前的燃油量。将小计里程和行车电脑的油耗数据清零后即刻启程。

  而此时行车电脑计算的油耗值已达到7.4L/100km,如此下去,K&N突破曼牌纪录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样的结果多少有点出乎意料,同时也推翻了之前提到的“进气量越大,油耗越多”的理论。回顾之前的测试路况,前半段拥堵时的油耗曾一度飙升到7.4L/100km,所以6.29L/100km的超低油耗显然不可能在此路段诞生。

  如此就只剩下高速工况了,我认为大致原理如下:当发动机的转速升高后,对进气量的需求也会增加,和存在进气极限的普通空滤不同,K&N的高流量可以让空气尽可能多地进入汽缸,和燃油进行混合。

  另外从长期用车的方面出发,K&N如果具有较强过滤性的话,也能达到节油效果的。因为影响油耗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是气缸的磨损度,而划伤气缸壁的杂质都夹杂在进气中,和空滤的过滤性能有密切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始至终在强调过滤性的原因。

  为了验证几款空滤的过滤性能,我们为凯迪拉克ATS-L的空滤打造了一个专属实验台架,原理和车上的空滤盒完全相同,只不过透明的外壁更方便我们观察空滤的过滤能力。

  台架由进气盒和过滤盒两部分构成,进气盒的端口连接了一台1600W的大功率吸尘器,模拟发动机运行时的吸气动作。进入吸尘器的空气要先从过滤盒进入,然后经过空滤的过滤,再进入进气盒。为了更直观地量化过滤完的空气是否洁净,我在进气盒内放置了一块空气检测器。

  自己动手换过空滤的车友都知道,当空滤污染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后,空滤盒的过滤面也会出现一层细小的灰尘。这些“漏网之尘”会吸附在进气管周边,形成“雪花”状的霜花,而那些可以穿透空滤的细微颗粒则会附着在节气门和进气歧管内。

  但较长的过滤路径也会为进气带来一定的阻力。结合之前的加速测试,正好可以解答曼牌创下最慢加速成绩的疑惑。

  从数值来看,K&N的过滤性能和曼牌打成平手,但从空气流过空滤的速度来看,K&N显然更具优势。进气的速度直接关乎发动机的动力响应,虽然过滤性能很重要,但同时具备高进气流量的K&N空滤显然更胜一筹。

  小结:其实在之前的静态环节中,通过滤纸的厚度就能大致猜测出空滤的过滤性能如何,而通过台架实验我们大家可以更加确定滤纸厚度和过滤性能间存在的正比关系。

  原厂的滤纸厚度最薄,过滤能力也最弱;豹王空滤虽然在进气速度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过滤性能一般;曼牌和K&N空滤的过滤性能相差不多,但K&N还能兼顾气流速度,显然功能更全面。

  很多车主习惯拥高压气吹去脏空滤上的尘土,然后再装回空滤盒内接着使用,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高压气会扩大滤材纤维的空隙,使空滤的过滤性变差,虽然能暂时使空滤的表面变干净,但从微观角度却给发动机带来了慢性损伤。

  而这样的粗略算法还要建立在干式滤芯过滤性足够强大的前提下,像原厂或是豹王这样过滤性一般的空滤,要换掉的次数则更频繁。

  以过滤性较好的曼牌滤芯为例,单支购买价格190元,行驶到80000km时,车主至少要在空滤上花销950元。而K&N的售价为650元左右。当然,为了保持K&N空滤的清洁,在650元的基础上还要加上一次购买K&N专用清洗剂和过滤油的费用。

  即便如此,K&N仍具有一定的价格上的优势。同时K&N提供了10年160万km的质保,这算下来,K&N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

  编辑总结:经过一系列测试,四款空滤的排名已非常清晰。虽然原厂空滤的市场销量庞大,但进气量和过滤性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对于发动机的提升空间极其有限,不客气地说只是处于勉强够用的水平,但是原厂空滤的价格上的优势远不如豹王空滤明显。

  偏重经济的车主可优先考虑选择豹王滤清,虽然这个国产品牌在做工等细节之处还有提升的空间,但综合表现还是较为稳定的。尽管需要缩短更换周期来维持进气系统的清洁,但亲民的价格也足够令人负担得起。

  对于预算充足的车主来说,可在曼牌和K&N两个品牌中选择其一,曼牌空滤的单支成本便宜一些,而K&N的一次性投入大。但从车辆的全生命周期来看,K&N的均摊成本显然要更划算。

  最后,我并不想在曼牌和K&N之间分出伯仲,毕竟两者在测试中的良好表现是有目共睹的。综合看来K&N比曼牌多出两个优势,一是K&N空滤在不丧失过滤性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了发动机的进气速度,使进气量和过滤性之间不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对于偏重驾驶感受的车主来说,K&N空滤更合适;二是K&N空滤的可清洁特性使空滤不再是一次性消耗品,无论对车主的养车成本还是环保都是有益的。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